HBA是一家專業制造、銷售玉米/小麥制粉設備的企業,現代化車間和專業安裝隊伍,科學管理方式, 嚴格品控體系,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成套制粉設備。
地址:河北省石家莊市天山大街266號
電話:0311-85329191
傳真:0311-85329020
在面粉廠生產過程中存在許多關鍵環節,每個環節都有著重要的作用,各環節控制的好壞直接或間接的從不同角度來影響著面粉的質量,而小麥水分的調節是影響成品質量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。
水分在糧食作物中有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:一種是游離水(又稱自由水),另一種是結合水。潤麥就是通過水分調節,使小麥中的游離水增加,改變小麥籽粒的力學結構、物理性質,使小麥的皮層韌性增強,避免麥皮破碎混入面粉中降低面粉質量。潤麥后,胚乳中淀粉顆粒的結構變得疏松,結構力下降,有利于研磨和篩理。入磨小麥如果有一個合理穩定的水分,不但可以保證面粉的質量,而且還會降低功耗。入磨小麥的水分過低,會使面粉中的麩星增加,影響面粉質量,而且還會降低企業效益;水分過高,胚乳難從皮層上刮凈,又會影響出率,還易造成篩孔堵塞,甚至還會堵塞管道,增大動力消耗,給操作和管理都帶來困難。
怎樣才能使入磨小麥有一個合理穩定的水分呢?筆者通過在面粉廠中的管理和操作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點:
1.分清小麥品種,把握著水量和潤麥時間
1.1 硬質麥
硬質麥的角質程度比較高,蛋白質網絡結構比較緊,硬質麥的吸水量也比較大。因此著水過程中應加入較多的水,才能使胚乳充分軟化。由于硬質麥的胚乳結構比較緊密的特性,水分滲透的速度比較緩慢,所以,應適當延長硬質麥的潤麥時間,冬季應在24~32 h,其他季節應在20~24 h為宜。硬質麥的最佳入磨水分為15.0%~17.0%。
1.2 軟質麥
軟質麥的胚乳結構比較疏松,蛋白質網絡結構內有空氣間隙,淀粉顆粒間結合不緊密,水分在籽粒內部滲透的比較快,在著水的過程中加入的水分就可以少一些,潤麥時間也可以相應的短一些,冬季應在20~30 h,其他季節應在16~24 h左右。軟質麥的入磨水分應在14.0%~15.0%為宜。
1.3 軟硬質搭配的小麥
根據市場對面粉的要求,很多時間需要配麥,按照搭配比列一般以適用硬質麥的潤麥時間為準。
2.確定目標水分進行著水潤麥
2.1按照成品目標水分進行著水
面粉有國家標準,各生產企業也有企業標準。只有穩定的質量參數,才能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。面粉產品中的水分也是面粉質量參數的一項。有了標準可依后,也就在操作中有參數可依了。
面粉的水分(%)=入磨小麥的水分(%)-加工過程中損失的水分(%)(磨損)
有了這樣的計算公式,著水小麥就有了目標。面粉的水分夏季應在13.6%~13.8%,其他季節應在13.8%~14.0%為宜。
2.2 加工過程中的水分損失
小麥在加工成成品的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水分,俗稱磨損。磨損是根據各生產線的工藝情況、粉路的長短、磨輥的新舊程度及空氣的溫度和濕度而變化的。一般潤麥后的小麥在加工成成品的過程中的水分損失為0.5%~1.2%。磨輥溫度高和空氣干燥,則水分損失偏多;否則損失的水分偏低;入磨小麥的水分偏高,損失的水分也會偏高。
3.加強著水時跟班化驗
著水時要嚴格堅持跟班化驗,沒有一個詳細的化驗結果,就無法指導和調整著水量。最好是每一個小時取樣一次,每次化驗水分的結果應該是目標水分的上下浮動在0.2%。化驗著水小麥的水分的儀器最好是用隧道式水分測定儀,因為用隧道式水分測定儀,做起來快捷,只要15~20分鐘就可以得出化驗結果,一旦發現著水時不穩定的情況,便于及時調整。這樣才能保證入磨小麥有一個平衡穩定的水分,確保面粉的質量。